上周有个朋友急吼吼问我:“快看!XX股份突然暴涨,是不是机构在偷偷买?”结果一查龙虎榜——好家伙,机构席位净买入1.2亿!可惜他发现时股价已窜高8%,追进去反被套了。这种“马后炮”的痛,你经历过吧?
其实抓机构动向,真不用等收盘后看榜单。我常用的笨办法是盯“异常挂单”:比如平时交投清淡的某基建股,突然连续出现500手以上买单,但股价压着不涨。这大概率是机构在悄悄吃货,怕惊动散户抬轿子。去年我观察中国交建就这德行,横盘时每天尾盘冒出800手托单,一周后果然出利好涨停。
更直接的信号是“逆势放量”。举个例子:大盘暴跌那天,三一重工反而放量涨3%,分时图上每波拉升都带着千手大单。这种反常操作,八成是机构捡筹码。说实话,我账户里30%的盈利都来自这种“跟风买”,比自己瞎选股稳多了。
但最靠谱的还是“股东穿透术”(别被名字唬住,超简单)。在F10里扒前十大股东时,重点看两类角色:
- 社保新进——国家队出手通常提前布局半年
- 公募独占——比如某基金产品独揽流通股5%以上,这锁仓力度比游资强十倍
年初我挖到某光伏股,发现三家公募合计持仓占12%,果断在30块埋伏,两个月就吃到50%主升浪。
提醒个坑:别迷信“大单净流入”数据! 很多软件把机构拆单算成散户单。去年某芯片股龙虎榜显示机构买3亿,但同花顺当日大单显示净流出——主力用200手以下小单拆着买,专门骗系统。所以说,结合量价异动+股东变化+盘口语言,才是真靠谱的三件套。
最后唠叨句:机构不是神,他们被套的糗事多了去了。关键是用这些法子提高胜率,而不是无脑跟。你最近观察到哪些可疑的机构踪迹?评论区聊聊,咱们一起扒扒底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