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缠论那会儿,我盯着K线图里的“第一类买点”研究了三天,结果硬是把一个中枢震荡画成了抽象画——朋友凑过来瞅了一眼,憋着笑说:“你这线条抖得,比心电图还刺激。” 说实话,新手学缠论最容易卡在买卖点上,不是分不清级别,就是被“背驰”“中枢延伸”绕晕。但三类买卖点才是缠论最锋利的刀,用对了,市场就成了你的提款机;用歪了,账户秒变碎钞机。
今天咱就抛开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直接上硬货:如何用三类买卖点实操赚钱。我会结合自己踩过的坑和吃到的肉,手把手带你拆解这套“市场结构的完全分类系统”。
一、这三类买卖点,到底该怎么抓?
1. 第一类买点:专治“抄底抄在半山腰”
核心逻辑:下跌趋势末期的背驰点,简单说就是“价格创新低,但空头力气耗尽”。
实战案例:2023年宁德时代的30分钟图(如图1)。
- 步骤1:找到最后一个下跌中枢(图中蓝色框),价格反复在24.5-25.2元震荡。
- 步骤2:观察离开中枢的下跌段(绿箭头),价格砸到23.8元新低,但MACD绿柱面积明显缩小(红圈处)——这就是空头力竭的信号。
- 我的操作:23.8元试探性建仓,止损设在23.5元。结果3天后反弹到中枢下沿25元,赚了5%先落袋一半。
避坑提示:别一看到“背驰”就满仓冲!日线以上级别的一买更靠谱,5分钟图上的背驰可能只是噪音。
2. 第二类买点:最适合稳健派的“回踩上车位”
核心逻辑:一买反弹后的首次回调不破前低,相当于“多头二次确认阵地”。
实战案例:2024年初药明康德周线图(如图2)。
- 步骤1:一买后反弹到55元,接着回踩到50元——注意!这个回踩没破一买的48元前低。
- 步骤2:次级别(30分钟图)形成新中枢(黄框),MACD回抽0轴后金叉。
- 我的操作:50元重仓,拿住2个月涨到68元。关键心态:二买位置往往磨人,但没破前低就别自己吓自己。
3. 第三类买点:趋势加速的“起爆点”
核心逻辑:中枢突破后回踩不破上沿,好比“火箭点火前的最后检查”。
实战案例:2023年科大讯飞日线图(如图3)。
- 步骤1:股价突破38元中枢上沿,冲到40元后回踩。
- 步骤2:回踩最低点38.5元(恰好卡在中枢上沿38元上方),成交量缩到地量。
- 我的操作:38.6元全仓杀入,后续3周暴涨50%!血泪教训:三买必须配合放量突破,如果是“软绵绵蹭过去”的假突破,大概率是陷阱。
二、买卖点实战的三大生死穴
1. 级别搞错,全盘皆输
- 新手经典车祸现场:看着5分钟三买信号冲进去,结果日线级别正在暴跌。
- 我的解决方案:
- 长线资金:只做日线或周线的一、二买(比如用30分钟图确认);
- 短线资金:专注5分钟三买(但必须日线趋势向上)。
2. 别被“类买卖点”忽悠了
真正的三买需要严格中枢确认。比如去年某券商股反弹到中枢下沿就掉头,不少人当三买冲进去,结果被套20%——其实连中枢门都没摸到!
3. MACD是照妖镜,但别迷信
背驰光看MACD不够!我习惯叠加量能验证:
- 一买:价格新低 + 缩量 + MACD绿柱缩短 → 成功率高;
- 假背驰:价格新低 + 放量 → 赶紧跑。
三、一个残酷真相:90%的人用不好买卖点的根源
缠师早就点破:“贪嗔痴疑慢”才是亏损源头。说说我的亲身经历:
- 贪:去年光伏股二买位置赚了15%不走,妄想“主升浪”,结果利润回吐;
- 慢:三买信号出现时犹豫半小时,错过最佳点位,成本高了8%。
现在我的铁律:
- 一买轻仓试错(≤20%仓位),二买波段主攻(50%仓位),三买趋势加码(30%机动);
- 买卖点触发后30秒内下单——市场不等人!
最后送你一句私房心法
三类买卖点不是预测工具,而是给市场划出“可操作的边界”。就像开车看路标,不需要知道十公里外有没有坑,只要下一个转弯前刹住车就行。
如果你刚学缠论,建议从5分钟图上的二买开始练手(比如用模拟盘试错20次),熟练了再上真金白银。需要文中案例高清图的,私信发你——这可比你看108课原文省三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