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妈!HFI数学卷最后那道流体力学题,我算了三遍答案都不一样!” 去年表弟备战HFI入学考时,每天半夜都在家族群刷题求救。说真的,华附国际部的考试从来不走寻常路——真题资源稀缺得像限量版球鞋,但2025年的考生有福了!今天结合近三年高频考点和考官命题逻辑,手把手带你们拆解这场“学术马拉松”的通关密码。
一、数学卷:最坑的不是难度,是“中式思维陷阱”
HFI数学卷的刁钻,在于用AP题型包装国内超纲知识点。比如这道2024年真题:
“某无人机在逆风速度5m/s时航程120km,顺风速度10m/s时航程180km,求无风状态下满电最大航程(单位:km)”
表面考方程组,实则暗藏两个坑:
- 单位换算陷阱:顺逆风速度差需统一为m/s,但答案要求km——粗心党直接丢6分;
- 电池损耗模型:题干隐藏了“航程与电量非线性关系”,需用微积分求极值。
更绝的是,近两年卷子必有一题结合广州本土数据。像2023年要求用概率模型预测珠江新城早高峰拥堵指数,没接触过实际数据的考生直接懵圈。
备考建议:
- ✅ 啃透“混血题”:用《AP Calculus》练框架+国内奥数题练思维,比如中关村三小的行程问题;
- ✅ 错题本标记陷阱类型:把“单位坑”“隐含条件”分类标注,考前翻10遍比刷新题有用。
二、英语面试:别掉进“模范答案”的坑
你以为背熟“我的梦想是改变世界”就能拿高分?HFI的外教面试官早免疫了!去年一位考官私下吐槽:“10个学生有8个用斯坦福演讲套路,不如聊怎么用Python给学校食堂排队建模”。
高分案例:
2024年录取的L同学被问:“If you could add one course to HFI, what would it be?”
她没提AI或量子力学,而是说:
“A ‘Guangzhou Wet Market Economics’ class! Last week I tracked the price fluctuation of ginger at Tianhe Market – it spiked 300% during flu season. That’s real supply-demand dynamics!”
(译:“我想开‘广州菜市场经济学’课!上周我统计天河菜市场姜价,流感季暴涨300%,这才是真实的供需关系!”)
为什么打动考官? 用生活场景展现观察力+学科应用,比空谈“热爱经济”真实十倍。
三、隐藏关卡:科学实验题成了“黑马筛选器”
2025年最大变革是新增科学实验操作题,占分15%。现场给你一堆器材:
烧杯、pH试纸、柠檬汁、小苏打、电子秤、智能手机(是的!手机也是实验工具)
任务:“设计实验验证市面柠檬酸含量标签真实性”
关键得分点:
- 手机变身传感器:用Phyphox APP测柠檬汁导电率推算离子浓度;
- 控制变量骚操作:同一柠檬榨汁分三份,分别加糖/盐/小苏打测pH对比;
- 成本意识:考官会记录材料用量,浪费超过预算扣分!
四、我的观察:三类考生最容易翻车
- 托福110+学霸:输在过度依赖模板,面试像背稿机器人;
- 竞赛狂人:实验题追求高阶仪器(如想用光谱仪),忽略基础操作规范;
- 信息滞后党:还在钻研2020年题型,错过新增的广府文化分析题(2024年已考陈家祠建筑数据解读)。
真正稳过的学生,往往做对两件事:
- 🔥 用真题反推评分标准:比如数学卷过程分占60%,哪怕答案错,写出“设风速为v”也能拿分;
- 🔥 打造“人设记忆点”:面试时带自己制作的《广州早茶微生物发酵报告》,比奖状堆更有说服力。
如果你正在焦头烂额找真题,直接私信我发“HFI冲刺”——整理了2022-2024年全科回忆版真题+考官评分细则,拿去过的人都说“早看到少熬一个月夜!” 🌙
(P.S. 去年帮表弟改的“菜市场经济学”提案,后来真被HFI社团采纳了,谁说备考不能顺便改变学校呢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