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我朋友老李气得直拍桌子——开户时客户经理拍胸脯说“佣金万一”,结果他买了3万块医药股,手续费竟扣了15元! 一算实际费率万五,比承诺的高出四倍。这事儿真不稀奇,毕竟佣金里的文字游戏,坑过八成新股民。今天结合我帮粉丝谈判的经验,教你三招拆穿套路,轻松拿到真·底价。
▌ 第一坑:净佣金 vs 全佣金,一字之差多花冤枉钱
很多券商嘴上说“万一佣金”,其实玩的是“净佣金”概念。举个例子:你看到A券商宣传“万1”,B券商写“万1全佣”,表面看A更便宜?错!A的万1要额外加万0.541规费(证管费+经手费),实际成本万1.541;B的万1已经包规费,这才是实打实的低价。关键一招:开户前直接问“是否包含规费?” 别信口头承诺,让客户经理微信发文字确认!
▌ 第二坑:免五门槛,小散省钱的关键
“免五”这词可能你第一次听,但对小额交易太重要了!传统佣金有最低5元门槛——哪怕你只买1万元股票,佣金按万1计算本该收1元,但券商仍按5元收。而免五政策下,1万元真的只收1块。去年我帮大学生小陈申请到免五账户,他每月定投5000元指数基金,单次手续费从5元降到0.5元,一年省了540元奶茶钱!不过要注意:部分券商要求入金2万才给免五,提前问清条件。
▌ 第三坑:隐藏的“套餐捆绑”
有些超低佣金会绑定冷门服务。比如某券商宣传“股票万0.854”,细看协议才发现要求开通融资融券,或强制买投顾产品。普通人牢记:股票、ETF、可转债这三项费率够用就行——股票万0.854全佣+免五、ETF万0.5、可转债万0.5,其他功能按需开通,别为噱头多花钱。
▌ 终极谈判技巧:用魔法打败魔法
- 话术模板:
“我在对比三家券商,你们股票全佣包规费吗?ETF和可转债费率多少?能签电子协议吗?”(暗示你是懂行的) - 压价时机:
月底或季度末找客户经理谈!他们冲业绩时权限更大,我上个月底帮粉丝谈到ETF万0.3。 - 验真方法:
开户后买100元股票测试。若手续费≥0.5元(免五下应为0.01元),立刻截图找经理理论!
最后泼个冷水:太执着于佣金可能因小失大。见过有人为省佣金选小券商,结果股灾时APP卡死无法止损,一天亏掉半年手续费。真正划算的选择,是大平台+透明佣金+服务兜底的组合——比如头部券商的万1全佣免五,APP崩了还能电话挂单。
省下的钱是本金,安全赚的钱才是盈利。如果你有独家砍佣妙招,欢迎在评论区接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