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帮朋友救活一家濒临倒闭的女装店,其实就干了一件事:把拍脑袋订货改成OTB计划。原先她总在季末对着满仓滞销款发愁,现在反而能靠“精准追单”让爆款多赚30%利润!今天就用这份血泪经验,聊聊服装人真正能落地的OTB三步法——不需要复杂表格,重点在“动态调整”。
一、订货前:别死磕年度预算,先画“销售地图”
很多人一上来就填年度采购额,结果旺季爆单、淡季压货。OTB的核心是“滚动计划”,就像杭州某设计师品牌的做法:
季度大盘:全年分4阶段,冬装占50%预算(11月-1月),春装20%(2月-4月);
月度沙盘:根据天气划分子周期,比如3月“倒春寒”预留15%预算加厚外套;
周动态池:留10%资金应对突发爆款(像今年5月突然流行的醋酸裙)。
超实用工具:直接扒竞品抖音的#ootd话题,统计高频单品出现率。朋友靠这招发现本地通勤风需求激增,把西装裤采购量从20%调到35%,首周售罄率冲到80%。
二、执行中:追单别靠感觉,记住2:1:1公式
OTB最怕“计划完美,执行崩盘”。补货时机看三个信号:
爆款预警:日销达预设值200%立即追单(例:首日卖10件,预设值5件);
尺码断档:主力码(M/L)库存<3天销量时补货;
促销联动:满减活动前3天,关联款备货量×1.5。
血泪教训:某网红店曾因补货太猛,最后七折清仓。现在用追单量=(首周销量×2)-(库存×1)-(在途×1),基本能卡准数量。
三、复盘时:盯住“库销比”比毛利率更重要
季末复盘别光看赚多少钱,库存健康度才是命门:
高危线:库销比>1.5(库存够卖1.5个月),立刻启动“滞销三板斧”:
搭售(买西装送丝巾清配饰库存);
分流转店(三四线滞销款调去县城店);
剪标返厂(改款次年上新,某国牌靠这招省了200万销毁费)。
更狠的招:把试衣间数据纳入OTB——试穿率高但成交低的款,八成是版型问题,下次采购直接砍掉。
说点大实话
搞OTB千万别追求“完美计划”。我见过最聪明的老板,每周雷打不动做三件事:
周一对比上周计划/实际销量(偏差>20%就调下周预算);
周三查竞品小红书新品帖(及时追加类似元素);
周五盘库销比(超过1.2就发预警)。
说到底,OTB不是Excel里的数字游戏,而是动态捕捉需求的雷达。与其纠结理论,不如先按这个流程跑三个月,你会有惊喜的!